唐代美女的伤痕化妆艺术

目录 地山说

文/地山

唐画和唐俑里有一种特殊的妆容,脸上画着两道红色的月牙儿,乍一看,还以为是被揍了之后留下的伤疤,这种妆式被称之为“斜红”。

斜红的起源,相传与魏文帝曹丕有关。一天夜里,有位宫女去服侍他,但不小心一头撞上了透明的水晶屏风,顿时鲜血直流,后来就留下两道疤痕,但曹丕却更加宠爱她了,于是其它宫女纷纷在脸上画出两道仿真血痕,后来就演变成了斜红。

继续阅读 “唐代美女的伤痕化妆艺术”

唐代美女额头上的小心机

目录 地山说

文 / 地山

还记得影视剧里那些唐代美人额间的红色印记吗?无论是一颗小红点还是一朵小梅花,美女们额间的风景总是那么丰富多样,让你眼花缭乱。

这种额间的妆饰就是花钿。花钿主要有金黄、翠绿、艳红三种颜色,其中以艳红色的花钿最为常见。

花钿的样式繁多,最简单的花钿仅是一个小圆点,有点儿像印度妇女的吉祥痣;复杂的,有桃花、梅花等各种花朵式样,或是一些设计感十足的创意图案。

继续阅读 “唐代美女额头上的小心机”

一条令诗人和美女都着迷的裙子!

目录 地山说

文/地山

《全唐诗》中有一首注明为武则天所作的诗,诗中写道“看朱成碧思纷纷,憔悴支离为忆君。不信比来长下泪,开箱验取石榴裙。”

这首诗据说是武则天在感业寺时,因思念唐高宗李治而写的情诗,诗中提到的石榴裙,正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心头之爱。

到底什么是石榴裙呢?

继续阅读 “一条令诗人和美女都着迷的裙子!”

异域风情的胡帽

目录 地山说

文/地山

唐时的长安,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和文化交流中心,随着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碰撞,审美观念日趋开放,在“欲遮还羞”的审美潮流之后,“靓妆露面,无复障蔽”开始逐渐成为女性们的日常装扮标准。

唐玄宗开元初年,随皇帝骑马出行的宫人都戴胡帽,于是民间女性纷纷开始效仿,从而使胡帽成为继帷帽之后的又一风尚单品。

继续阅读 “异域风情的胡帽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