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古名画里的“黄脸婆”
目录 地山说
文/地山
南北朝时,有幅传世名画叫《北齐校书图》,这幅画画的,是几位侍女陪着士大夫们,校勘内府藏书的情景。

这几位侍女,最引人注目的,并不是手上拿的东西,而是清一色金灿灿的额头!她们眉骨以上,都涂着亮丽的淡黄色,至发际线处渐渐消失。
为什么她们要把额头涂黄呢?这还得追忆一下,这抹黄色起初流行的时代。

原来,南北朝时期,佛教盛行,各地寺院广塑金身,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崇佛热潮。
金是佛教七宝之首,在佛教中尤为殊胜,佛像涂金,被称为“金身”。而普通的色彩中,与金色最为接近的就是黄色,一些女子受到涂金佛像的启发,便在额间涂上黄色,以期盼获得吉祥与智慧。

同时这涂黄的颜料,不仅能遮暇,还是养颜护肤的佳品,于是渐渐地出现了更多的“黄脸婆”。
久而久之,这妆容就这么流行了起来。了解更多传统美学,关注地山!
注:转载请注明出处
©图片来源于网络
©文章作者–地山
看本文精彩视频
请移步视频号👇
